场内基金和场外基金是投资者购买基金时常碰到的概念,但是很多人对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并不清楚。下面就来详细介绍如何区分场内基金和场外基金。
1. 定义和交易方式
场内基金是指通过证券账户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开放式基金。ETF(Exchange Traded Fund,交易所交易基金)是场内基金中最为常见的一种,也是投资者最喜欢的一种。LOF(Listed Open-Ended Fund,上市开放式基金)也属于场内基金范畴。
场外基金指的是通过第三方平台进行申购、赎回的开放式基金。投资者可以通过基金公司官网、银行、券商或第三方平台等进行购买和销售。
2. 交易时间和场外申购
场内基金的价格在交易时间内是不断波动的,可以在交易时间内随时买卖。而场外基金可以在全天内进行申购,没有交易时间的限制。
对于场外基金的申购,一般需要在交易日的当天下午三点之前完成,以当日的收盘价进行结算。而场内基金的交易则没有这个时间限制,可以买卖当天其他股票或基金,而且在下一个交易日可以取出资金。
3. 成交效率和费用
场内基金的成交效率通常较高,可以实时买卖,而且可以像股票一样进行网格交易等灵活的交易策略。而场外基金则需要通过基金公司的确认和处理,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来完成交易。
在费用方面,场内ETF往往具有较低的管理费用和申购费用,因为通过交易所买卖,管理成本相对较少。而场外基金的费用水平则因基金公司和销售渠道的不同而有所差异。
4. 购买渠道和仓位控制
购买场内基金需要开通券商账户,通过证券账户进行交易。而购买场外基金可以选择基金公司官网、银行、券商或第三方平台等多种方式。
在仓位控制方面,场外基金通常会要求投资者以一定比例的仓位进行投资,以控制风险。而场内基金通常没有这个要求,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判断进行仓位调整。
5. 跨境投资
对于跨境投资而言,场内ETF是更便捷的选择。由于ETF在交易所上市,投资者可以通过境外交易所进行跨境交易,实现更多的投资选择。
这里需要注意的是,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基金市场规则和监管要求可能不同,跨境投资时投资者需要了解相关的规定和限制。
场内基金和场外基金在定义、交易方式、交易时间、成交效率、费用、购买渠道、仓位控制和跨境投资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。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,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投资目标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类型。